2016年7月22日 星期五

舞台與講台~6 演講型老師如何與聽眾連結

作者:楊田林  2016.7.19
劇場理論至少有兩派:
一種不主張跟觀眾直接互動。
演員只管演好自己的戲,用最精彩的演出,來跟觀眾做精神上的能量交流,獲得觀眾的青睞與掌聲。

另一種強調跟觀眾互動
現代越來愈多的舞台劇,為了打破「第四面牆」的限制。
有些橋段,會讓演員直接跟觀眾互動對答,有時候,甚至讓演員走到台下,或是演員由觀眾席中出場,紙風車劇團的演出方式就是其中的代表。

講師,也一樣。
有的老師不強調跟學員互動,只在乎自己的專業是否能表述清楚,學員是否有所學習。
簡稱為「演講型老師」。

另一種老師注重跟學員互動,在乎教室氣氛營造。
簡稱為「互動型老師」。

當然,這兩者之間,也有重疊之處。

我們先談演講型老師

大家有聽過很精彩的演講嗎?
我是指沒有任何花招,沒有ppt,沒有道具,沒有問答,幾乎沒有互動,就是手持一支麥克風,仍能讓聽眾聽得如癡如醉的單純演講。

吳念真,蔣勳,傅佩榮,邏輯思維的羅胖...都是其中的翹楚,這些超級演講大咖,都有一大票的鐵桿粉絲。這種演講型老師最適合把演講內容做成錄音檔案,讓大家隨時都可上網學習。
 
台灣最會講故事的歐吉桑 吳念真  相片取自網路
他們的演講,表面上沒有跟聽眾互動,但是講者跟聽者之間卻有很強的連結。

沒互動,那用什麼連結?

這些演講者,用精彩的內容,生動的表達串起好多條無形的線,跟聽眾做連結,他們講出了聽眾內心想聽的話,喚起了聽眾內心的情感,情緒,與聽眾過往經驗知識連結,引起共鳴,也傳播了新知識,新觀點...

上課使用教學法跟學員互動,是有形的連結。
單純演講,仍能引起聽眾高度興趣,是無形的連結,包括五種:

1.與聽眾的過往經驗連結
2.與聽眾的心理情緒連結
3.與聽眾的知識認知連結
4.與聽眾的價值理念連結
5.用演講者個人魅力與聽眾連結。

多數老師都不是屬於知名度特高,人格魅力特強的人。
現時代老師若只單純使用演講法,會比較吃虧。
演講型老師沒有太多教學手法,也很少互動,所以教學內容就必須跟學員產生連結,必須讓學員聽課時:

1.有興趣:表達要生動活潑
2.有聽懂:內容要深入淺出
3.有共鳴:引發內心認同感
4.有收穫:讓聽眾有所學習
5.有反思:引發自我的反思

現在的教學很強調互動,感覺演講型老師好像已經落伍了? 其實不然,演講,仍是老師教學中最重要的基本功。 老師教學若單純只用演講法時,若能做到跟聽眾緊密連結,讓聽眾聽得懂,有興趣,演講型老師也可以是好老師的。
請問各位老師:在演講時,都用什麼跟聽眾連結呢?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