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6月10日 星期五

被學員問倒了,怎麼辦?

作者:楊田林  2016.6.10

上了七百多梯講師培訓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:
「楊老師!我上課被學員問倒了,我該怎麼辦?」

關於這個問題,我們要先了解,學員提問的心態可以分成以下幾種:
1.真的不懂,想要請教老師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2.心中有明確答案,但是想多聽聽別人意見
3.心中有答案但是不敢確定,想請教專家看法,找標準答案
4.怕場面冷清,熱心想幫老師忙
5.好玩成性,想出風頭
6.想表現自己能耐
7.想試試老師有多少斤兩
8.踢館,故意找碴,給老師難堪

所以,學員提問,不全然都是不懂才問的。

針對學員不同提問心態,老師可以有以下幾種不同方式回答:
1.直接回答
2.反問他,請教他對這個問題有何看法
3.把問題丟給全班,讓大家發表意見
4.讓大家分組討論,派代表提出報告
5.最後,老師歸納大家的意見再補充老師自己的意見



回到剛剛的問題,被問倒了該怎麼辦?
被問倒,可以分成兩種狀況:
1.老師自己不知道答案
2.老師知道答案,但瞬間忘記

若是第一種,老師不知道答案,被問倒了。
我主張:誠懇的回答...很抱歉!我不知道!
因為學海無涯,生也有涯,老師不是萬事通,總有知識經驗的極限。只要誠懇回答:不知道。學員是不會怪罪的!

孔子曰: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,是知也!
在知識真理面前,我們只能謙卑。不可以胡謅亂吹牛!更不可以誤人子弟!

當然,很多老師會回答:
這個問題,我們下課後再處理。
或是:你留下電話,信箱...我下課後找到答案,再回覆你。
這樣的處理,也是可以的。
但我要強調:若是已經答應學員課後要找答案回覆,就得說到做到,不可虛晃一招,失信於大眾!

如果是第二種:老師知道答案,但瞬間忘記。
此時,就可以應用緩兵之計,可分三種方式處理:
1.把問題反問提問的學員,問他有何看法
2.把問題丟給全班,請大家發表意見。
3.若是提問內容比較難,也可以分組討論,再派代表報告。

這時,總會有一些熱心學員會發表意見,老師取得緩衝時間,也因學員的回答,喚起老師腦袋中的答案,此時老師就會成竹在胸。
最後老師歸納總結大家的答案,老師再補充自己的答案,就會有完美的結局

學員願意提問,不管他是哪一種心態,代表學員有積極學習的心,這是好事一件。

學員提問,除了會增進教室氣氛活化以外,也會讓老師確認學員的學習效益。老師也能因為學員的提問,破除自己盲點,增長知識,也增加教學功力。

老師回答學員提問與老師提問功力,這是兩套不同內功。

想要增進老師的教學內功,先從誠懇認真回答每個學員的提問做起,這是內功的基本功!

2016年6月9日 星期四

讓年輕人多做點事

作者:楊田林  2016.6.9 端午節

幾位好友聚餐,朋友黃老師的高中兒子也來了。
餐中,服務生上來一道湯品,這位高中生拿起湯勺,要幫大家做舀湯盛碗服務。

年過65的老李急忙開口:讓我來吧!
我也開口了:讓年輕人服務吧!

高中帥哥一邊舀湯,我一邊補充說道:
我們這些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人,從小生長在貧困環境,所以養成一切自己動手,不好意思麻煩別人的習慣。

長大後,我們當了父母,經濟改善了,因為小時候吃過許多苦,很多父母就捨不得下一代吃苦,因此,許多父母就替孩子做了許多孩子應該承擔負責的事情。

孩子也就不知不覺中,養成了等待別人服務,或是缺少主動幫忙的習慣,甚至養成嚴重的依賴性。
這是父母親的觀念與教育慣性造成的。

很多父母都應該有這個經驗:孩子很小時,都很想要幫忙洗碗做家事。

有些父母卻回應:你去念書,寫功課,家事我來做即可。幾次下來,孩子幫忙的熱情就被打消了,以後當然會袖手旁觀!

所以有機會,就要讓子女,年輕人學習多承擔責任,多做服務。


好幾次我到大陸台商上課,入住宿舍時,房間在三樓,沒電梯。
年輕帥哥右手拿鑰匙晃呀晃,嘴裡還哼著流行歌,輕快的往三樓奔去,留下我一個人獨自扛著電腦背包與大行李箱,吃力的走上樓。



第三次到這家公司上課,上樓前,我說:帥哥!你能否幫我扛大行李上樓?
他立刻回說:沒問題!
此時,他把鑰匙換到左手,右手扛起大行李,一樣又是哼著歌謠,輕快的往三樓而去。

我一開口,他是很樂意幫忙的!
他不是不做事,是他不知道我需要幫忙啊!

因此,我們不能先怪年輕人.怪孩子不做事,要先從父母長輩的教育方法改善做起才是正途。


我又想起,20年前,師大一位洪教授跟我說:他擔任班導師,每一學期都會請學生到家裡包水餃,他跟師母前一天要準備所有餡料,碗筷,學生到家裡後一起包水餃,煮水餃。

吃完飯,學生在客廳聊天唱歌,他跟師母兩人在廚房洗碗,學生也不會主動來幫忙。

當時我問:洪教授!你有沒有請學生幫忙洗碗?或是請班長事先分配工作?

他說:在我家聚餐,不好意思讓別人幫忙啦!

我說:如果是朋友來家裡聚餐,當然是不好意思請朋友幫忙洗碗。
可是這些是你的學生喔,要把工作分配,備料,洗菜,洗碗...這些工作當作生活教育的一環。
所以,千萬不能客氣,要當教育,否則就會累死你跟師母啊!

這二十幾年來,我家經常有學生來家裡聚餐,開會。學生們都知道,到我家,要幫忙處理吃飯前後工作。有些學生熟悉到一進家裡就自動打開廚房的櫥櫃,包辦了所有的準備工作,甚至自己帶餐來家裡,請我跟師母享用。餐後,也會收拾善後,把碗洗好再走。

有時候,他們有時間壓力,我們也會請他們放著,我們自己再處理。

這樣的工作分配,我們輕鬆,學生也把我家當成自己家,比較沒壓力。年輕人學到生活教育,養成好習慣,皆大歡喜!




慶賀「將才人資班」開課成功... 並談:多講師的課程合作需要哪些條件?

作者:楊田林 2015.6.7

在林娟老師的號召下,由十位百年樹人講師組成教學團隊,最近完成了「將才人資班」的四天訓練課程,重點包括人資的四大範疇:選...留。

這次課程非常成功,學員反應超好,都說課程實用性高,能現學現用。
我有幸全程參與了四天課程,也跟大家一起學習。



這次課程有幾個特色:
1.7位老師負責講授不同主題,3位負責行政
2.10位講師,四天都全勤,跟學員一起學習。
3.學員全是企業人資界同仁,背景一致。
4.製作線上學習影片,課前預習,課後補充教材。
5.教學手法生動活潑,教室氣氛超High
6.理論實務並重,案例解析,小組分享,實用性超強。
7.老師彼此之間互相補位,丟球做球給台上老師,彼此合作無間。

有很多培訓課程也會邀請多位講師上課,但多半是講師輪流上台,講完課程走人。老師彼此之間,不易碰面,更不會聽到彼此課程內容。

這種多位講師群聚一起上課,上台講課時是老師,下台後就是助教也是學員,這是很不容易的。
因為,除了老師的時間成本超高以外,這些老師還得具備很多條件:

1.老師都要很有料
2.老師都很有自信
3.老師能彼此信任
4.價值觀相同又能互補。
5.教學有彈性,才能隨時丟球做球與接球。

以上這些條件必須通通具備,才能合作愉快,也才會形成1+1大於2的效益。
否則,老師們雖然人都在教室,但是因為缺少自信與互信,或因老師彼此客氣或忌妒計較,或是怕干擾台上老師教學進度,怕被誤會為搶風采,台下老師即使有意見,也不敢補充,提問,做球給台上老師....如此一來這樣就失去多位講師同台的意義了。

十多年前我跟黃泰璋老師曾合作過許多的「企業願景共識營」,就是雙講師模式,我們可以做到:台上老師可以中途下台,換另一位老師上台繼續講課,學員一點不覺得有違和感,感覺就是同一個老師在上課,有共通點又能互補差異。

這次將才人資班10位講師非常用心,每位講師上台只有3小時,但是每位備課時數都超過100小時以上。上課期間彼此合作無間,也與學員打成一片,每天課後,開檢討會,彼此加油打氣,也真誠的提出改進意見,所以講師們都說收穫最多的是自己。



這樣的團隊授課模式,是我成立「百年樹百人講師班」目的之一。
希望企管講師們能打破藩籬,破除蜂窩理論,異花授粉共同學習。
繼黃同慶老師的「樹百人助教訓」之後,林娟老師的「樹百人將才人資班」,都寫下新的里程碑。

恭喜「樹百人將才人資班」第一梯次課程圓滿成功!

附記:
6/5結業當天,傳來一個好消息:
林娟老師獲得天津南開大學企管博士學位,恭喜林娟博士,雙喜臨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