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1月3日 星期日

優質老師腦袋的四顆CPU

作者:楊田林    2013.10.01

教學是高度耗能的工作,擅長應用團體動力、會因材施教的老師,腦袋必須有四顆CPU同時在運作。



第一顆CPU:專心演講教學
這是基本功,對新手老師而言,上台是一件高壓力、超緊張事情。能把事先準備的教材,有條不紊的講完,教完,讓台下學員聽懂,就很不容易了。所以很多新手老師講完兩個小時課程後,會很累,會有虛脫的感覺。其實,我們學一樣新的技能也經常是如此,新駕駛開車上路,會很累,也是同一個道理。

第二顆CPU:觀察學員反應

教學要更有效有趣,除了把自己準備的教材教完以外,在教學過程中,必須同步使用第二個CPU,不斷的觀察、傾聽學員的反應,看學員有哪些地方聽不懂,察覺氣氛是輕鬆?緊繃?熱情?冷漠?茫然?老師最好是能打開五感,全然感應,全然察覺。

第三顆CPU:啟動搜尋系統

一旦發現學員反應不同,立即啟動腦袋中的庫存資料系統,尋找合適的教學方法、故事案例,這時候更需要一心多用。因此會耗能更多。也因此,老師平時必須多閱讀,多學習,多做筆記,也必須把平時學到的資料加以系統分類歸納整理,平時也需要反覆練習。如果平時能練習到熟能生巧,分類也清楚,此時,比較容易找得到相關資料加以替換,老師內心比較不容易慌亂,心情也會比較篤定。

第四顆CPU:調整教材教法

找到合適的案例故事、手法,老師要在適當時間點調整、改變教材與教法。請記住,這些手法,不可為替換而替換,必須緊扣教學目標與學員需求,才能達到教學目標,才有教學效果。

教室不是生產線,生產線上的產品經過試量產,品質製程穩定後,可以把生產流程全然標準化,就可以大量生產。


教學對象是人,不是物品。人是變化多端的,所以老師必須隨時隨地因學生改變而調整教材與教法。也因此老師的腦袋必須具備四顆CPU,隨時啟動,隨時替換,隨時應變,才能提升教學品質。


新手老師,若能做好第一步,紮實做好課前訪談,老實備課,老實教學,做好第一顆CPU「專心演講教學」的工作,讓學員聽得懂,有收穫,那就很棒了。


老師要提升自己教學功力,就一定要讓自己腦袋升級再加裝另外三顆CPU。讓這四顆CPU不斷交互運作、循環進行,課後反思改進,這樣教學自會進步神速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